学苑撰文

参赛遇挫不放弃

科研之路充满尝试和失败,最终能否成功,取决于能否坚持到底,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。因此,资优生如要在感兴趣的范畴有所成就,必须具备过人回弹力。作为资优生的家长,究竟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强劲的回弹力呢?且看学员庄锡衍的故事。

上学年,香港资优教育学苑(资优学苑)的资优生庄锡衍与学苑其他五位资优生(路润博、伍乐恩、谭兆凯、刘茵瑜和温嘉琪)组成队伍,设计出「碳排放收集器」,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,转换成有用的碳酸钙,并以此作为首届「赛马会太阳能关怀计划︰太阳能创未来挑战赛」的参赛作品。

他们有见于香港环境污染严重,尤其密闭空间(例如停车场)的空气质素较差,故此研发出这个节省空间、成效显著的设计。虽然,作品最终未能在比赛中赢得奖项,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气馁,反而继续改良作品,并主动要求参加其他科研比赛,例如香港新兴科技教育协会策动筹办的2023年大湾区STEM卓越奖 (香港区)。这种遇挫不放弃的精神,值得欣赏! 

 视比赛为学习机会

庄同学过往曾参加不少STEAM相关的比赛,但不是每次参赛都能获得奖项,究竟他是怎样管理情绪,让自己遇到挫败也可以很快重新站起来的呢?

 「比赛输了难免会失望,就像上述太阳能比赛,我们其实付出了很多努力,却没有得到回报,真的感到失落。不过,评判对我们作品的评语,对于日后修改此项发明甚有帮助。当我的焦点不再放在输赢,而是将比赛视作『学习机会』,这样每次参赛也是成长的契机,每次都有收获。例如在比赛中可以见识到新科技、新事物,将研究发明应用在新的范畴上。每次汇报又可以用上不同形式、不同技巧,了解不同听众的需要。」锡衍愈说愈兴奋。

父母扮演引导者角色

问到庄爸爸在培育资优子女方面有何心得,他指出,「从小到大,我都不会为锡衍设下框框,亦不会要求他根据我的想法做事,因为父母的经验及想法对孩子来说未必是最好的;而随着时代及科技进步、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普及化,孩子可以找到更多精确合适的信息,掌握的知识比我们更丰富、更全面,解难能力亦更高。作为父母的我们,只要协助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,设定界线,不论是上网、打机也好,只要避免沉迷,避免接触色情、暴力信息就可以。」

 庄爸爸又指出,「家庭不是一间公司,父母不是老板,要子女唯命是从。如果这样做,孩子只会甚么也不敢做,甚么也不敢尝试。我与儿子的关系好像朋友,我只会扮演引导者的角色,跟他分析事情,无论是参加比赛或选校也由他自己决定。我信任他,鼓励他独立,因为人生的路要由他自己开创。他曾经跟我分享比赛落败的心情,我对他说:『不要紧,比赛输赢乃平常事,不可能次次都由你夺奖。虽然输了,但赚了经验,不也很好吗?』」

 锡衍表示从小父母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,「我记得小学时我对再生能源及活性碳感兴趣,爸爸就鼓励我自行探索,自己去做实验,自己去寻找答案。爸妈的支持,让我无畏无惧,勇于冒险尝试,我衷心感激爸妈给我的支持!」

 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課程經理(專研及創新) 鄭鴻亮

文章部分內容轉載自TOPick

更新日期:2024-02-06